隨著中國塑料包裝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果汁、汽水等飲料大多采用綜合性能優良、有較好阻隔性能、無毒無味的PET塑料瓶進行包裝,其用量十分可觀。據統計,目前全國PET飲料瓶用量至少達25萬噸以上,與之配套的PET熱收縮標簽薄膜用量則可達2~3萬噸。另外,自中國加入WTO以后,對外貿易不斷擴大,為了提高出口商品的形象和價值,也必須使用聚酯熱收縮薄膜等較高檔的包裝材料。總之,熱收縮PET薄膜的應用前景十分看好!
聚酯薄膜(PET薄膜)是一種結晶型材料,普通聚酯薄膜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只能得到30%以下的熱收縮率。若要獲得熱收縮率較高的聚酯薄膜,則必須對其進行改性。也就是說,為了制備高熱收縮率的聚酯薄膜,需要對普通聚酯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進行共聚改性。共聚改性后的PET薄膜其最高熱收縮率可高達70%以上。
普通聚酯一般是由對苯二甲酸(PTA)與乙二醇(EG)經過酯化、縮聚反應而制得,屬于結晶型聚合物(嚴格講是結晶區和非晶區共存的聚合物)。所謂共聚改性就是除了對苯二甲酸(PTA)與乙二醇(EG)兩種主要組分之外,再引入第三甚至第四組分參與共聚,目的是使之生成不對稱的分子結構而形成無定形的PET共聚物。
引入的第三甚至第四單體可以是二元酸或二元醇。其中,二元羧酸有間苯二甲酸、丙二酸、丁二酸、己二酸、癸二酸等;二元醇有新戊二醇、丙烯二醇、二甘醇、1,4環己烷二甲醇等。如以二元羧酸(Acidic)進行共聚改性時,所制得的PET共聚物,稱之為APET;若以二元醇(Glycolic)進行共聚改性時,所制得的PET共聚物,則稱之為PETG。
上述引入的第三單體中,最常采用的二元羧酸是間苯二甲酸(IPA)IPA的加入可改變聚酯對稱的緊密結構,破壞大分子鏈的規整性,從而降低大分子間的作用力,使聚酯分子結構變得比較柔順。同時,由于IPA的引入,使聚酯難于成核結晶,并且隨著IPA引入量的增加,APET共聚物由部分結晶向非結晶聚合物過渡,由于這種改性聚酯APET的結晶能力下降,無定形區變大,故可用于制造高收縮薄膜。推薦IPA的加入量在20%左右為宜。
引入的第三單體也可以是二元醇。最常用的二元醇是1,4環己烷二甲醇(CHDM)。在聚酯共聚過程中,加入CHDM對改變聚酯的Tg、Tm和結晶速率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。隨著CHDM含量的增加,共聚酯PETG的熔點下降、玻璃化溫度上升、共聚物變為非晶態結構。不過,1.4環己烷二甲醇(CHDM)的加入量須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,通常推薦CHDM加入量為30~40%。這種用二元醇改性的PETG不僅可用于制備高收縮薄膜,也可用來生產熱封膜、高透明膜片等,用途十分廣泛。
關注我們